「選情極嚴峻,您的一票不能少」、「您是O號OO的最後希望」、「OO危急!打工仔危急!」喂!是否很眼熟?選舉餘下數日,組組都開始告急,廁紙價格不斷上昇。問題是,組組都告急,唔通組組都告急咩?!
而從學術討論應該是問:怎樣的告急廣告才有用,怎樣的是「晒氣」?
確實有人曾研究這問題。台灣學者周軒逸等人,為了解選舉廣告對接收者的影響,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假設並嘗試驗證。首先,他們將告急廣告公為三種:
積極迎戰型:告急內容大既會是:「我承認我們選情嚴峻,但我無懼劣勢,我有決心,一定可以打贏這場硬仗!」
競選不公型:這樣的內容大既是:「一切都是競爭對手不擇手段,不斷抹黑所致!拒絕不公平選戰,全力支持OOO!」
悲情求救型:「還記得那些開票後以些微差距落選、抱頭痛哭的畫面嗎?難道要讓悲劇重戲?OOO就差您一票!」
然後,研究者找來一批測試者,先給他們兩名候選人基本資訊,一名候選人的優勢較明顯,另一名則處於劣勢,然後以劣勢者角色向測試者分別發放三種類型的告急廣告,最後看測試者觀看廣告後會否對廣告可信度和對候選人態度產生影響。
結果顯示,如果告急候選人用「積極迎戰」的告急廣告,對廣告可信度和候選人態度都有最正面的影響;而打悲情牌的廣告影響力則次之;相反,訴諸競選不公的影響力則微乎其微。
所以,最成功的告急廣告應是配搭「積極迎戰」的文宣!
雖然台灣的脈絡與澳門不同,但某程度道理是相同的。一方面以控訴對手作為內容的告急可能讓人認為候選人卑鄙、心胸狹窄;而悲情牌則因為不涉及對手,故也有效果;相反,候選人表達出逆難以上,堅毅不拔的正面態度會傳達正能量,市民也就最Buy。
回過頭看這幾天澳門的文宣,無論是傳統社團或同鄉會,都傾向用悲情牌和競選不公的論述告急。似乎就頗為不智,卻難以看到組別運用正能量論述包裝自己。澳門的選舉藝術,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
參考文獻:
周軒逸, 吳秀玲, & 周繼祥. (2016). 哀兵訴求簡訊在競選中之廣告效果. Soochow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4(3).
👇如喜歡我的文章,可按下面「按月贊助」圖示,每月要5美元,支持優質的澳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