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來的格力犬:澳門賽狗的前世今生

2017年澳門政府宣佈賽犬專營批給合同期限至2018年7月,屆時相信澳門的賽犬活將走進歷史,而那些西來的格力犬將會何去何從?


賽犬活動源自於英國的狩獵文化,當時英國貴族喜歡攜帶獵犬去追逐野兔,這項活動後來經過了不小的演變,但終歸是上流社會的消遣活動。1922年,美國率先以電兔代替野兔,並改變了此前某些的形式,從始賽犬開始普及化,成為一種大眾化的娛樂。1925年年,日漸成熟的賽犬由美國引入英國,此項活動慢慢風靡全英國。英國的賽犬熱潮受到上海英國僑商麥克貝恩的注意,決定聯同一班商人組成「中國跑狗協會」來爭取在上海興建賽犬場。

這是「逸園」的前生


1928年年,麥氏成功在上海的公共租界上,興建名為「明園」的賽犬場。此外,還有兩班商人在同年興建了兩座賽犬場,分別是公共租界的「申園」和法租界的「逸園」,令上海的賽犬活動呈三強分立的局面。


賽犬的開辦不久便風行整個上海,這一方面為商人帶來豐厚收入,另一方面也帶來眾多反對聲浪。上海紳商擔心賽犬會為上海帶來更多社會動亂和引誘別人犯罪,於是聯同上海市政府和國民黨上海黨部,批評賽犬活動。另一邊廂租界的華人壓力團體同樣抨擊賽犬活動,表示租界當局假如無法治理好租界,應歸還租界予中國。由於賽犬豐厚的利潤和華洋雙方觀念的不同(英人覺得賽犬只是一項運動,而非賭博),使雙方在賽犬問題上僵持了數年。

1931年,工部局出於對維持租界穩定的考量,決定禁止公共租界舉辦賽犬活動,申園和明園只好轉型或停辦。而法租界上的逸園則因法國領事館懶理,而在上海獨領風騷,一直到1941年被迫停辦為止。

範潔朋等人在澳門政府的支持下,決定在澳門設立賽犬場,並把上海兩所停辦賽犬場的設備與犬隻運到澳門,雄心勃勃地想複製上海的經驗。


停辦後的申園希望能在中國重開賽犬場,默默苦思設立的地點1930年,澳門商人範潔朋因與盧九家族等人組成的豪興公司投得澳門賭場專營權,便在1931年赴上海考察。範潔朋眼見賽犬活動盛行,同樣希望在澳門發起此項活動,便順理成章與申園的一些美國商人一拍即合。其後,範潔朋等人在澳門政府的支持下,決定在澳門設立賽犬場,並把上海兩所停辦賽犬場的設備與犬隻運到澳門,雄心勃勃地想複製上海的經驗。

然而,上海的盛行似乎沒有來到澳門,澳門賽犬場開辦後不久便易手。經多番易手後,由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一直營運至今。2017年澳門政府宣佈賽犬專營批給合同期限至2018年7月,屆時相信澳門的賽犬活將走進歷史,而那些西來的格力犬將會何去何從?


參考資料:
張寧,<是運動還是賭博?:跑狗論述與現代上海的成型,1927-33>,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2期,P73-124 .
吳偉,<文化廣場的前世今生>,都會遣縱,2012,1期
香港工商晚報
維基百科:澳門賽狗

執面來源:http://www.liviatravel.com/2015/06/macau-greyhound-racing.html

相關文章